手機瀏覽
更方便
硫酸鎂
硫酸鎂生產原理: 氧化鎂(或氫氧化鎂、碳酸鎂)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反應方程式如下:
MgO+H2SO4=H2O+MgSO4
Mg(OH)2+H2SO4=2H2O+MgSO4
MgCO3+H2SO4=CO2↑+H2O+MgSO4
陽離子交換樹脂磺化過程中產生的廢硫酸表觀為黑黃褐色,如果直接用其廢硫酸生成硫酸鎂,其顏色對生產的硫酸鎂成品色度產生極大影響,從而限制了廢硫酸的用途和價值,所以要使用一種或多種表面活性劑、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為基質的混凝脫色劑,脫除離子交換樹脂生產中廢硫酸顏色,使磺化有色廢酸變無色,然后凈化提純為良好的硫酸。
它的原料有硫酸,硫酸有好硫酸和廢硫酸之分,利用廢硫酸生產硫酸鎂則是對廢酸的綜合利用,生產的農用硫酸鎂中鎂的含量高達99.5%,所以具有很好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將含氧化鎂的礦石經粉碎或其煅燒粉與高質量的硫酸按比例分別計量,在反應罐中加入清水或洗水、母液,在攪拌下先徐徐加入礦粉,再加入硫酸進行酸解反應??刂茲{液pH=5,密度在1.370-1.384 g/cm3,保溫80℃。用葉片過濾機過濾,清液打入結晶器,冷卻至30℃以下進行離心分離(可在離心機中水洗),將濕料送入振動流化床于50-55℃干燥制得七水硫酸鎂,繼續加熱,加熱至150℃時失去6個結晶水,得一水硫酸鎂,加熱至2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